2025年7月3日,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第二批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漳州市华安县马坑乡。20名青年学子以马坑村公路护栏为画卷,绘制 180平方米主题墙绘,生动呈现 乡村生产劳作与贡鸭山自然风光,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艺术力量。
绘就乡土画卷:定格振兴脉动
实践团队紧扣 “农耕文明·生态贡鸭” 双主题,凝练马坑乡人文与自然精髓:墙绘中,农民梯田躬耕、护林人巡山足迹跃然壁上,鲜活再现乡土生产图景;贡鸭山苍翠林海、蜿蜒溪涧通过青绿山水笔法淋漓展现,彰显华安生态底蕴。180平方米作品将公路护栏转化为 “流动的乡土文化长廊” ,使基础设施蜕变为承载地域记忆的公共艺术载体,显著提升马坑村主干道风貌品质。
深耕校地共建:延续实践薪火
依托 2024年揭牌的马坑乡社会实践基地,校地合作持续深化。作为连续第二年开展的品牌项目,第二批20名学子的进驻标志着艺术服务乡村迈入常态化阶段。通过制度化协作机制,校地双方精准对接需求,推动艺术资源长效赋能乡村建设。
淬炼青春担当:践行报国誓言
学子们直面高温挑战,以晨昏错时作业打磨艺术细节,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美化乡土的实践能力。沉浸式创作使青年深度体认乡村振兴内涵——从农耕文明传承到生态价值转化,切身感悟艺术服务人民、扎根时代的使命。
此次实践是青年以画笔响应国家战略的躬身力行,在乡野沃土中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以挺膺之姿诠释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艺术理想。